关于古代针灸和现代微针疼痛理疗的现代医学量化研究
关于古代针灸和现代微针疼痛理疗的现代医学量化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2 14:44:11  


微针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治疗技术,是通过针刺人体表面的一些特殊位点,即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微针已在160多个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国家和地区中应用,世界卫生组(WHO)也推荐微针可用于43种疾病的治疗。



在微针的众多治疗作用中,针刺相关穴位所产生的镇痛作用最为人们所关注,也是西方现代医学开始研究微针作用机制的最主要领域。



30多年前,微针在西方的应用仅限于亚洲裔人群目前,而随着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微针技术的独特性引起了西方主流医学界的高度兴趣,也就此打开了东西方医学交流的大门。



1992年,美国国会成立了替代医学委员会。1997年,根据一些设计严谨并设有合适对照组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发表了一项声明,确认了微针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治疗中有显著疗效。1998年,微针成为最受美国医生欢迎的替代医学疗法。1999NIH成立了国家替代医学中心。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与微针相关研究论文逐渐在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973-1997年,平均于每年148篇,其中98篇为论著,而从1998年到2009年,这一数字增加到700篇,其中450篇为论著。在1991年到2009年总共发表的3975篇微针相关的研究论文中,有41%1647篇)是与疼痛和镇痛相关。



因此,从在某种程度来说,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过程中也是东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的一个过程。2.针刺镇痛的东、西方医学理论基础相对于治疗来说,中医微针的哲学基础更强调预防。中医认为自然界共生着两种相互对抗而又相互补充的力量,即为阴和阳,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能够调节体内关键性能量,也就是的流动。当人处于健康状态时,阴和阳是平衡的,的流动是平顺的、规则的;当阴阳失衡时,就会对产生干扰,导致疾病的产生。中医还认为,是在体内的网络状管道中运行的,起到连接内部器官与皮肤表面的作用,这些管道就是所谓的经络,人体上361个穴位就分布在这些经络上。



基于这一理论,中医认为疼痛的产生是由于经络的阻塞,当通过针刺穴位使运行通畅时,疼痛则自然缓解。但是,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尚没有发现有经络这种物质存在,也就是说没有解剖学基础。然而,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确实能够有效的治疗一些疾病,因此,经络可能不是一种物质,而更可能是一个功能性的集合体,是神经、循环、内分泌、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的集成表现。



40多年来,众多中外学者应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获取了大量针刺镇痛的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证据,初步构建了针刺镇痛机制的理论框架,即针刺是通过兴奋传入神经,调节疼痛在脊髓的信号传导以及在大脑的感知,进而产生镇痛效果。许多动物、人体以及影像学研究都是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展开研究。3.针刺镇痛的特点目前的研究多认为,针刺的镇痛作用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精神心理成分和生理作用,而针刺镇痛的生理作用有赖于穴位的选择、是否产生得气感、针刺后的刺激模式、强度、持续时间、遗传个体差异性等。3.1穴位的选择针对不同疾病引起的疼痛,穴位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镇痛的效果。现代的微针研究者通常会是采用中医微针师依据中医理论所选取的选穴。



中医和西医在疾病本质的理解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即西医对疾病的定义是限定和量化的,而中医更强调整体观,认为疾病是机体各功能间、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失调所导致的,因此,基于恢复机体平衡的理念,穴位的选择至少应该遵从以下三个原则:在经络体系中,选择正确的经线比选择正确的穴位更重要;比如应该选择胃经治疗胃部相关疾病;采用距离发病器官较近的器官,比如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金门穴(BL63)治疗眼部疾病,因为膀胱经是达到头部,连接眼睛内眦的。哪里有痛,哪里就是转运节点,这就选择阿是穴,即手指触诊感到有压痛的地方。



在现代微针的实验研究中,实际已应用的穴位并不多,据统计,SCI收录的微针相关的研究中(1899-2010),有三个穴位应用最多,分别是合谷穴(LI4345篇,足三里穴(ST36299篇,内关穴(PC6259篇,另外研究较多的穴位是百会穴(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列缺穴(主要治疗颈部疼痛)、委中穴(主要治疗腰背痛),分别在34108篇研究中应用。2.2穴位的特异性在一篇针对微针穴位特异性问题的全面综述中,Zhang等发现,在12项临床试验中,与非穴位或不相关穴位的假针刺组相比,半数试验显示真穴位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是有合适的对照组。在6个低危险度倾向的试验中,有5个试验显示假针刺组与针刺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近期的一个综述中,有作者甚至认为,假针刺组与针刺组一样有效。



从神经生理的角度来说,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针刺,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似乎是不合理的。由于体表神经的分布并不是均一的,因此刺激某些部位应该能够产生不同的作用似乎应该更合理。2.3非穴位的选择与选择一个能够产生治疗作用的特定穴位相比,选择一个针刺点作为对照组似乎更难。更加中医的理论,身体上分布着14,类似于交通干道,和无数的”,类似于由干道上分出来的小道,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很难找到完全不受经络影响的部位。鉴于大部分的经集中分布于肢体和躯干的前面或后面,躯干的侧面和肩部似乎更适合作为非穴位;另一个较为通用的方法是在距离真穴数毫米或数厘米处,任选一点作为对照组。再者,为了避免另一条经线的影响,可选择两条相经线的中点作为非穴位对照,理论上来说,对两条经线的影响都很小。2.4得气感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微针医生特别强调针感,认为只有在针刺穴位部位病人出现一种特殊感觉的时候,针刺镇痛的效果才明显。这种特殊的感觉被描述为酸、胀、麻木和沉重感,被称为得气感。与之相对应的是,微针医生指尖上也会产生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被牵住,旋转或上下移动针体的阻力增强。2.5累积效应给予针刺穴位后,动物和人体的实验都显示,疼痛的阈值是逐渐升高的,提示针刺的镇痛效果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而且,在针刺结束后,这种镇痛作用尚能持续一段时间。这些实验采用的疼痛模型是由钾离子引起的急性痛,测痛点选择在头部、胸部、背部、腹部和腿部等8个位点,镇痛作用稳定,且维持了100分钟。其中对合谷穴的研究显示,针刺合谷穴后,痛阈逐渐升高,针刺20-40分钟后达到顶峰,并在针刺结束后,维持大约30分钟。2.6耐受现象



1979年,Tang等首次发现电针刺的持续时间与镇痛效果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针刺30分钟可以提高大鼠的痛阈89%,但若持续给予电针刺激,痛阈不会进一步升高,反而会逐渐降低,最终恢复到正常水平,即耐受现象。这种针刺镇痛的耐受现象可能不但与中枢阿片肽受体的失活或下调有关,而且与针刺在引起阿片肽释放的同时,也会引起抗阿片肽的物质(如缩胆囊肽)有关,随后,Han等也证实心室内注射抗缩胆囊肽血清可以翻转针刺镇痛的耐受现象,在连续6个小时的针刺过程中,针刺依然能够产生镇痛作用。因此,不建议采用持续的电针刺激。有报道显示持续30分钟是较为合理的针刺持续时间。至于针刺的间隔时间,则依据疾病的不同而各有差异。Liu等报道在炎性相关疾病中,11次最有效,其次是12次,15次则没有治疗效果。2.7个体差异性针刺镇痛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一项比较三种针刺模式镇痛效果的实验中发现,针刺和电针刺激都能够显著升高痛阈。在11个受试者中,有5个镇痛效果显著,而在这个5个受试者中,有2个仅对电针刺激有效果,而3个仅对手动针刺有效果。这些结果提示,针刺镇痛的效果不但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且与针刺的模式有关。






上一篇:徒手整形是怎么减肥的?推拿整形适用于那些肥胖人群?下一篇:针灸拔罐减肥的适合人群和适应病症